在保险公司各大控股股东派别中,央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公司)背景尤其引人注目。

《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梳理发现,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01359.HK)、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东方资产”)、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城资产”)纷纷落子保险,扩张金融版图,全面深度主导保险公司,例如高管人事任免、经营管理策略、保险资金运用等方面。

但截至目前,原信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国任保险,以下均引用更名之前的材料)易主、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幸福人寿”)巨额亏损、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保险集团”)旗下财险、寿险业务收入增速放缓,长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生人寿”)净利持续亏损突出,均折射出资管系保险公司未能从股东处收益的境况。

协同争议

当初,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任务逐渐完成,开启了商业化进程和布局综合性金融的版图,这其中,中国信达、中国东方资产和中国长城资管先后将投资延伸至保险行业,以控股股东角色屹立台前。

如今,中国信达、中国东方资产、中国长城资产三家AMC公司布局保险业多年,但率先拿下产、寿险双牌照、最先“吃螃蟹”的中国信达退意明显。

中国信达于2007年最先落子,拿下财险、寿险双牌照。中国东方资产和中国长城资产尾随其后。

中国信达以发起建立保险公司的方式分别设立了幸福人寿、原信达财险,但是两家公司经营持续性亏损的境况一直被外界热议。

幸福人寿由中国信达的三家旗下子公司联合其他14家公司共同发起,于2007年11月5日在北京成立。2013年5月,信达资产通过接手三家子公司持有的幸福人寿股权,并同时对幸福人寿增资扩股,实现了51%的控股权。

但在2019年6月,中国信达发布公告,出清持有的幸福人寿51%控股权。

原信达财险,由中国信达及其两家子公司联合其他10家公司发起,于2009年8月在北京成立。在2009年~2016年期间,中国信达一直是原信达财险控股股东。

直至2017年4月,中国信达将持有的原信达财险41%股权转让给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仅保留了10%的股权,原信达财险也随后正式更名国任保险,设立北京、深圳双总部。

而中国东方资产、中国长城资产两家则是分别通过注资、收购保险股权进入保险行业。

三大资管公司虽然都实现了在保险领域的布局,但多位保险资管人士认为,三大资管公司与旗下保险公司业务协同性并不突出。

某保险资管公司首席投资官向记者表示,目前保险资金参与不良资产很少,业内参与的不良资产处置项目以市场化债转股为主,主要以LP形式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个别拥有GP资格的公司会主导债转股项目的运作及参与,但直接进行不良资产股权投资情况较少。

某财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称,“公司目前并未涉入不良资产业务领域”。

长生人寿不认同上述说法,其介绍,在保险业务方面,中国长城资产与其有如下方面协同:一是长城资产旗下长城华西银行与长生人寿开展银保领域合作,共同开发银行个人客户资源,销售个人保险产品。二是长生人寿通过公开市场招投标,成为长城资产员工统括保单的承保商。三是中国长城资产根据实际情况,在其本身业务经营过程中向服务企业推介长生人寿作为保险服务提供商,从而实现共同服务为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截至记者发稿,其他几家保险公司对此未予置评。

股东支持力度小

业内人士指出,纵观各个行业,要想快速获取大批量业务形成规模,股东资源支撑无疑是颇具优势的,股东基因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在保险公司核心经营上。

三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虽同属于财政部控股,旗下子公司众多,从保险公司展业角度,对保险公司主业支撑有限,但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关联交易较多。

一直以来,AMC公司及其关联方公司在保险公司展业上资源支持并不多,数据往往更能凸显。

曾在幸福人寿工作过的内部员工向记者透露,“信达资产的资源,幸福人寿没受益多少。例如幸福人寿的团险业务仅限于股东方,但来自中国信达的关联方客户资源挺少。”

根据幸福人寿官网资料,来自中国信达及其子公司的保险业务比较少,到了2018年更少。

2016年幸福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136.32亿元。而2016年全年以股权关系为基础的需要合并披露关联交易为金额为1.12亿元,其中签订保险类新契约177笔,涉及交易金额为3618.54万元;人身保险保全278笔,涉及金额为 5422.49万元。二者合计不足1亿元。

2018年幸福人寿保险业务收入降至91.65亿元。2018年全年以股权关系为基础的需要合并披露关联交易金额为8555.09万元,其中保险类新契约179笔,涉及交易金额为2573.34万元;人身保险保全198笔,涉及交易金额为4511.7万元。二者金额合计仅708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率先成为“资管系公司”的幸福人寿却是净利润亏损最多的。

回顾幸福人寿成立初期2007年~2010年,三年时间铺设分公司已达到22家,以此保费收入快速增加,但初期费用成本高,净利亏损。2014年~2016年,在保险新“国十条”等一系列政策出台、理财型保险产品大热的背景下,幸福人寿走上了资产驱动负债之路,保费规模极速破百亿元,且一路飙升。2016年至今,保险行业倡导“保险姓保”,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快速上规模的理财型业务萎缩,幸福人寿保费规模一路下滑。2018年幸福人寿巨额亏损,净利润为-68亿元。

财险方面,原信达财险成立十多年,仅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实现小额盈利,其余年份皆亏损,保费收入多年徘徊于30多亿元,停滞不前。尤其占保费收入八成以上的车险,控股股东没有大量业务支持,参与车险竞争不具备优势,从展业至今承保未有盈利。

中华保险集团在2017年2月实现集团化,由“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设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财险”)、中华联合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人寿”)、万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财险主要业务是车险与农险业务,来自东方资管及其关联方的保险业务同样甚微。

到了2018年,东方资管以及旗下大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东兴投资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华财险在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上才开始有相关合作。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中华财险关联交易总额为38.0827亿元,其中,保险业务0.7172亿元;2017 年关联交易总额为4.3747亿元,其中,保险业务关联交易额为0.1864亿元;2018年关联交易总额为2.544亿元,其中,保险业务关联交易额为0.37亿元。

长生人寿与中国长城资产及其关联方在2017年全年关联交易累计金额为3.80亿元,在保险业务方面交易金额仅为0.22亿元、代理销售保险业务0.085亿元;2018年各类关联交易累计金额为1.01亿元,其中,保险业务0.12亿元,代理销售保险业务0.034亿元。

长生人寿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寿险公司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公司要实现盈利除了投资因素外,必须通过新业务的销售积累,使续期业务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盈利。在中国长城资产控股长生人寿之前,公司分支机构偏少, 续期保费尚不足1亿元。中国长城资产控股后,公司一方面加快分支机构的筹建,固定性投入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新业务的开展也增加了年度财务亏损,续期业务的利润截至目前还远无法弥补上述亏损。因此公司目前尚处于增加新业务积累续期业务阶段,财务亏损不可避免,符合寿险公司初期发展规律,与控股股东支持力度无关。

记者注意到,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扩张,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均公开强调2019年回归不良资产主业。

就在不久前,中国信达公开称,为进一步集中资源,突出主业,全部出清幸福人寿股权,引发资本市场关注。未来其他几家资管公司是否会与中国信达采取同样做法,记者向上述资管公司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陈晶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