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券业行家
私募规模缩水
被挤出“百亿”名单?
沟通会变“吐槽大会”?
港股和中概股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行家身边很多圈内私募好友纷纷传来自家业绩快报,以及对后续市场的独家见解。其中,不乏些许同行吃瓜看客对这几家“吨级”私募展开讨论,引起行家的兴趣,欢迎业界的同仁一起探讨。
百亿私募迎“收益危机”
2021年是基金发行大年,无论公募还是私募,在发行过程中都出现大量爆款产品,私募百亿、千亿军团也出现快速扩容。出乎很多机构预料,A股2021年春节以来的持续调整时间一直延续至今,近期更是出现一波快速杀跌行情,直接导致很多基金净值明显回撤。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有超过一万只基金的净值低于1元,跌破预警线与清盘线的分别为1522只和635只。受到更多关注的百亿私募在其中的占比并不高,超过70%的是管理规模在5亿以下的小私募。截至2月底,在116家百亿私募中,有96家披露了最新收益,百亿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4.7%,实现正收益的基金占比不到三成,高达85%的百亿私募今年业绩告负。
新晋百亿私募
同犇投资净值坐“过山车”,
最新规模缩水后已不足百亿
在经历近期市场大幅调整后,同犇投资净值回撤近三成,净值表现排在了百亿级主动多头策略私募的底部,同犇投资的管理规模又缩水至百亿以下。
据私募排排网,股票策略下仍持续公布净值的百亿级私募中,最近一年,同犇投资整体表现堪忧,汉和资本、融葵投资、源峰基金等明星私募旗下产品净值跌幅也在20%以上。
同犇投资创始人童驯。据公开信息显示,童驯曾就职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工作12年,连续5年荣获新财富食品饮料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证券市场周刊》水晶球食品饮料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2014年,童驯成立了同犇投资,并在2021年上半年跻身“百亿俱乐部”。但在规模上去之后,童驯的管理能力受到严峻考验,旗下多个产品净值近一年的回撤幅度超过了30%。
那么,头部私募为何业绩表现不佳?在规模上来后,是否意味着管理能力和业绩必然会下降?投资者在关心哪些问题?
虽然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同犇投资规模仍为百亿档,但在沟通会上,童驯仍坦言规模确实缩水不少,已经不足百亿了。(注:据介绍,同犇的管理资金中约一半为直销渠道的老客户+自有资金,大约一半为2021年下半年募集的资金)
3月18日,同犇投资召开了投资人沟通会。内容如下:
“想不到外资对系统性风险那么担忧”,“亏损主要发生在港股市场。”对于业绩不佳问题,童驯在交流会上做了深刻反思。他表示公司在2021年重仓港股,且持有不少消费电子公司,但受到政策监管等的影响,基本面和估值均不如预期,“这是拖累净值的重要因素,在发现基本面恶化后,已经卖出。”
宏观环境方面,导致港股整体杀估值的深层原因,还包括近期油价暴涨、俄乌冲突。“外资信心不足的程度,对中国资产、对系统性风险的担忧程度,确实出乎预料。”外资撤出,也导致港股的大幅下跌。“港股已经跌出6年来新低、近期更加速杀跌,但下跌并非估值太高,只是因为外资担忧更大的风险爆发。这种情况已经超出了认知,真的没办法。”
此外,童驯还透露其重仓了港股的物业板块。“物业板块的业绩正如我们所预期,表现不错,但港股杀估值太狠了。”他举例说,某个50倍PE的标的,在基本面无恶化的前提下,一度跌至12倍(近期又反弹至16倍),为了避免继续下跌,可能必须低位止损。
童驯专注于消费板块的研究长达15年,此前同犇投资也重仓消费股、白酒股,取得不错的业绩。在此次会议中,童驯表示,过往多年的历史证明,“食品饮料板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A股最好的板块。”即便和当下热门的新能源板块做PK,“拉长到10年维度,新能源板块的确定性也不如食品饮料。”
不过,对于消费板块的仓位,他坦言仓位不够,“如果配置的食品饮料更多一些,去年以来的业绩也不至于这么惨”。
交流会上,有投资者表示,既然净值回撤较大,投资者个人买股票的收益或许更高,那么私募基金的存在有什么价值?
对此,童驯解释称,机构的优势在于对不同公司的持续跟踪以及选股,比如物业板块内的差异就很大,部分优质的国企背景物业公司,即便经过一轮下跌,估值仍有20多倍。
亦有客户询问同犇是否有自购计划、自营资金的投向会有哪些安排?
童驯坦言,公司自营资金之前多次跟投、有钱就申购,到如今已无太多富余资金。
展望未来,“我们骨子里还是喜欢确定性的东西。而且作为价值投资者,一定要看得很远。”他表示同犇会聚焦于两大行业:大消费板块和估值可接受的高成长板块。
“地产、银行等强周期股票,我们是不会买的;PE在50倍以上的股票,我们也不会买。”长期来讲,“我们对业绩仍然有信心。而且既然有极端的下跌,那么一旦估值修正,也是很大的机会。”
同犇投资多久回归?基金管理人是否能真的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