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刚官宣从中欧基金离职的顶流基金经理周应波,自立门户。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周应波出现在一家名为上海运舟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名单中,并担任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该私募成立日期是4月1日。而中欧基金前专户总监、银华基金前副总陆文俊等携手创业的其他5名股东也现身其中。

顶流基金经理的离职往往引人注目。今年以来,董承非、周应波、赵诣、杨飞等明星基金经理集中离职,堪称开创了一个跳槽小高潮。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基金经理“公转私”的现象一直存在。私募基金管理及激励机制更为灵活,对顶流基金经理有着绝对吸引力是导致明星基金经理离职的重要原因。证监会2月中旬颁布4月1日实施的监管新规,也是助推基金经理离职潮汹涌的主要原因之一。

“顶流”周应波

业界人士对周应波离职早有预期。

2021年12月18日,中欧基金公告称,周应波因个人原因卸任中欧时代先锋、中欧互联网先锋、中欧明睿新常态和中欧远见4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职位,中欧创新未来基金增聘周蔚文担任基金经理。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管理规模处于前十名的基金经理依次分别为刘彦春、葛兰、张坤、 刘格崧、胡昕炜、谢治宇、周应波、萧楠、董承非和李晓星,管理规模均在500亿元以上。其中,周应波管理规模为576亿元,此次卸任的四只基金规模达470亿元,仍共同管理的基金规模为106亿元。

当时,就有业内人士预测,周应波将在旗下封闭基金到期后离职,而该次集中卸任应该就是离职铺垫。3月31日,中欧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周应波因个人原因卸任在管的最后一只公募基金,这也意味着又一位管理规模近600亿元的顶流基金经理离开公募舞台。

Wind显示,周应波在任职的6年多时间里,总回报为234.94%,年化回报为21.98%,远远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表现。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总回报和年化回报分别为22.76%和3.25%。而管理时间最长的中欧时代先锋业绩曲线在同类基金中较为出挑。

“中欧基金是我基金经理生涯的第一站。2014年10月,我加入中欧基金,先后担任研究员、专户投资经理。2015年11月,我管理的第一只公募基金中欧时代先锋正式成立。”周应波在此前《致持有人的一封信》中写道。

从规模角度来说,中欧时代先锋A是一个神奇的样本,它从2000多万元起步,到规模超过100亿元,用了不到4年时间。作为一只发起式基金,初出茅庐的周应波有点自娱自乐的意味,自己认购了700万元,中欧基金认购了300万元,总募集资金2085万元。在业绩的加持下,持有人户数从最初的几千户,一度攀升到200万户以上,成为了一只“网红基金”。

截至2021年9月30日,该基金近5年累计净值涨幅243.7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上涨14.13%,基金年化涨幅收益28%,最大回撤-21.79%。

6人齐聚上海运舟

尽管还没展业,上海运舟已颇受关注。

上海运舟成立于2022年3月31日,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周应波,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服务。

从出资比例看,周应波出资940万元,持股47%,为第一大股东;陆文俊出资640万元,持股32%,为第二大股东;刘磊出资300万元,持股15%,是第三大股东;翟鹏、吕一闻、符旻三人分别出资40万元,出资比例均为2%,并列第四大股东。

周应波担任董事长,陆文俊出任总经理。包括周应波、陆文俊在内的6名携手创业的自然人股东,涵盖了投资、研究、交易、风控等所负责的领域。

陆文俊是中欧基金的首批事业部合伙人。他曾就职于长信基金、银华基金等多家公司,因银华价值优选拿到业绩亚军,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明星基金经理,加入中欧基金后担任专户总监。

此外,刘磊是市场上的第一代交易高手,曾在宏流投资担任首席投资官,是上海运舟的交易总监。吕一闻、翟鹏分别是电子行业和宏观的资深研究员,负责上海运舟的研究工作。符旻是资深风控总监。

谈及后续产品的布局节奏,周应波对媒体表示,新公司仍在等待上海疫情缓解之后,向基金业协会申请备案登记。

上海运舟或许也会带上“成长股”的标签。“广阔的资本市场里有长坡厚雪也有荒漠沙尘,我常将自己的投资框架假想为‘能粘厚雪的圆形滚石’,但无数次发现只是‘滤过砂砾的漏斗’。”周应波表示,“6年基金管理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很多自身不擅长、做不好的事,我总结出了诸如‘可靠的管理层’、‘差异化的成长股’等投资认知的方向,未来也希望在看得清、弄得懂、做得深的成长股领域继续探索投资的真谛。”

顶流离职潮再现,监管新规助推?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离职的基金经理已多达87位,涉及63家公募基金,远高于去年同期数据。

而更为显著的是,离职名单不乏业内明星基金经理。除周应波,还包括兴全500亿顶流基金经理董承非、农银汇理的赵诣、博时基金“医药一哥”金葛晨、国泰基金老将杨飞、华安基金的崔莹、宝盈基金的肖肖以及浙商基金的查晓磊等等,而且他们中的多数都是“奔私”,开辟个人战场。

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2022年总体体验不佳。有资深私募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资管圈向来“好做不好发,好发不好做”,资源较少的新私募可能不得不趁着行情火热多发产品冲规模,而对于影响力足够的顶流基金经理而言,逆势布局更有利于打造更好口碑。

也有公募人士对时代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顶流”基金经理来说,过往业绩是金字招牌,有很强的市场号召力。因此他们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选择更多。对于公募基金而言,业内人才流动是常态,如何挽留住人才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于2月18日发布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已于4月1日实施,其中新增“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不得聘用从其他机构离任未满6个月的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的条款。

“这就意味着4月1日以后,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如果离职,要在半年以后才能上岗从事相关工作,所以只要已有离职想法的很多基金经理都是趁着这个日期前办好相关手续,这或许也是助推了今年一季度离职潮集中爆发的一个关键因素。”上述公募基金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