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场大幅调整,大部分基金赚钱效应不佳。但是,基于对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募基金公司、券商资管纷纷自掏腰包申购自家公募产品。
截至7月14日,今年以来共有89家公募基金公司、券商资管申购自家公募基金,净申购总额达到36.42亿元。
【资料图】
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希望通过自购来稳定投资者信心,与投资者利益捆绑,来打消投资者顾虑并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自购逾36亿元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今年以来共有89家公募基金公司、券商资管申购自家基金231次,净申购总额达到36.42亿元。
其中,自购金额最多的是华泰证券资管,用自有资金3.4亿元申购旗下基金5次。华泰紫金添鑫30天滚动中短债发起式基金获得华泰资管2亿元自有资金申购,也是年内华泰资管旗下获自有资金申购金额最多的产品。
汇添富基金年内自购金额达到2.6亿元。汇添富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获得汇添富基金2亿元自有资金申购,是其年内获自有资金申购金额最多的产品。汇添富基金自购旗下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增强、鑫裕一年定开债、品牌力一年持有等多只基金金额均达1亿元。
此外,南方基金、长江证券资管、中银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泰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年内自购超过1亿元。而华安基金、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中欧基金等基金公司的自购金额均超过了8000万元。
从申购次数来看,截至7月14日,中银基金和天弘基金年内自购10次,并居首位。中欧基金和华夏基金自购达8次,博道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安基金、富国基金4家基金公司自购达7次,居于前列。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基金公司自购的基金多为当时正在募集的新基金。
“自购是公募对自身投研实力有充分信心的一种表现,认为在接下来的行情中能够取得好的业绩表现。此外,公募希望通过此举来稳定投资者信心,通过自购跟投资者利益捆绑,来打消投资者顾虑并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私募排排网研究主管刘有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基金公司是否自购对投资者选基金来说并没有指导意义,基金投资还需要从各方面来理智分析判断。
基金经理真金白银跟投
今年以来,除了基金公司纷纷自购,也不乏基金经理自掏腰包认购自己管理的产品。
5月份,汇丰晋信基金发布公告称,汇丰晋信时代先锋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陆彬拟于募集期内出资516万元认购本基金。最终认购申请确认结果以基金登记机构确认的结果为准。
这已经不是陆彬今年的第一次自购。在1月初,汇丰晋信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管理团队(不含拟任基金经理陆彬)已出资720万元认购汇丰晋信研究精选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陆彬及公司研究团队已出资600万元认购本基金。
3月份,前海开源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基金经理崔宸龙自购3只基金合计150万元,且持有期不少于1年。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也在3月宣布自购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拟自购金额不低于1500万元。
此外,中欧基金葛兰宣布申购所管两只基金200万元,信达澳银基金冯明远公开表示自购自己所管的产品超百万元。
6月1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指出,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应当将一定比例的绩效薪酬购买本公司或者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并需遵守基金从业人员投资基金的期限限制。
其中,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当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2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基金经理应当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3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并应当优先购买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经理强制跟投,与投资者利益深度捆绑,共同分享收益和承担风险,是对基金经理的激励和约束,对投资者来说也是实质性的利好。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通过历史数据统计和实证研究发现基金公司员工自购对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具有正向影响。被基金公司员工自购的主动权益基金年度收益率/Jensen表现更佳,且自购比例越高,年度收益率/Jensen表现越好。基金的上一期员工自购比例对下一期业绩具有正向影响,基金上一期被员工自购的比例越高,下一期收益率/Jensen表现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