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安信证券等多家国内主流券商均关注到,公募基金持有的医药持仓比例位于历史低点。据中信证券统计,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全部基金中医药股持仓占比为10.30%,同比及环比分别下降4.58、1.53个百分点;主题医药基金中医药股的持仓占比为96.95%;扣除医药基金后,市场整体的医药股持仓占比为6.03%,同比及环比分别下降4.29、0.73个百分点,为2013年以来历史最低点。

基金业内第一代医药基金经理、融通医疗保健基金经理蒋秀蕾表示,每一次医药行业被低配都是机会。目前市场情绪逐步释放,机构对于医药行业的配置也将逐步走向正常的配置比例。

据蒋秀蕾分析,过去10年,机构对医药行业配置意愿明显低迷大概有4个时间段:2010Q3-20111Q1、2014Q1-2014Q4、2016Q3-2017Q3、2021Q2到当前。

总结来看,历史上医药行业被低配的原因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大部分时候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看:2010Q3-2011Q1,主要因为“双信封”为代表的招标限价政策。在此之前,2009年医保目录扩容带来了医药板块业绩整体加速,同时伴随基金的医药持仓从不足5%快速提升至接近15%。而2010Q3安徽“双信封”的执行,开启了制度化的招采降价;2014Q1-2014Q4:主要因为高持仓集中度背景下的市场风格切换。医药自2012年起经历了一轮明显的配置提升之后,基金的医药持仓水平已经达到了17%左右的历史极高值,而此时大盘逐步进入牛市环境,医药在当时仍然属于防御型板块,配置偏好开始快速下降;2016Q3-2017Q3:是系列改革政策密集出台的阶段,同时叠加2015年以后医药板块利润增速边际有所下行。同时,这期间也是周期股表现较好的阶段,医药配置水平持续下降;2021年的5月份至今。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前期医药整个板块涨得比较多,也需要消化涨得过快的估值;二是,这两年市场把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新能源赛道上,医药行业的热度也有所降温;三是,突发因素的出现加速了医药的行情。

对比历史数据,从整个季度的维度来看,医药行业一共是有六次超配。六次超配主要的原因归属来自于行业整体的景气度的向上,自身的刚需属性带来的避风港效应,比如2008年二季度、2015年二季度;超配的原因还有供给侧大繁荣带来的高景气度和个股的增多,比如2012年二季度和2019、2020年这两年。这六次超配均带来了行业自身的高估,但是医药行业跟消费品行业不同的是,有政策的持续长期的影响因素。从现在往后看,带量采购等政策对于国内医药行业影响越来越常态化。目前,申万医药整体PE大约26倍,接近2012年以来的最低位水平(23倍)。综合来看,当前医药板块估值风险相对较低。

展望后市,蒋秀蕾认为,每一次医药行业被低配都是机会。目前市场悲观的情绪逐步释放,机构对于医药行业的配置也将逐步走向正常的配置比例。后市不妨关注四条主线:政策线,比如中药中的一些细分赛道出现了明确变化,中药配方颗粒、明星中药单品,未来业绩增速有望提升;科技线,国内A股市场,创新药逐步从先前过于悲观预期当中舒缓过来,目前已经出现了拐点。从中长期来看更关注,平台型、服务于创新药的公司、公司产品管线和大单品能够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公司;成长线,也是最近医药反弹的主力,包括CXO、科研赛道、眼科、医疗新基建;复苏线,比如流感疫苗、特色医疗服务、特色生物药等。这些品种先前估值比较低,有估值提升的需求。

医药板块的细分领域众多,有的行业具有较强的消费属性比如医院、药房,有的行业则科技属性较强比如CXO、医药器械等,差异很大。往往在同一个时间段,不同的医药子版块走势大相径庭。比如,最近一年,疫苗板块回调较多,而中药却涨了10.94%,业内人士分析,医药投资门槛高,投资者不妨借道主动管理基金进行投资。

风险提示:文章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文作者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文章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文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投资建议。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旗下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公司旗下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