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清明时节,缅怀故人,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以往,很多人来到已故亲人的墓前,焚烧纸品香烛拜祭先人,寄托对逝者的缅怀之情。然而,蜂拥祭扫造成的拥堵、焚烧纸钱造成的火灾、斗富攀比背后的落后观念等等,不但带来安全隐患,而且让清明文化变了味,有违传统节日原本的初衷。
如今,随着文明祭扫的宣传深入,各地纷纷倡导网络祭扫、家庭追思等方式,供广大民众寄托哀思,开启了平安清明新风尚。我市也未落下脚步。3月23日,宝鸡市委文明办、市民政局向广大市民发出2023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从“低碳出行 错峰祭扫”“厚养礼葬 传承精神”“生态安葬 节约资源”“安全祭扫 平安清明”“党员干部 引领示范“等方面,倡导文明节俭、生态节地、移风易俗的祭扫新风尚,确保度过一个安全、平稳、有序的清明节。
文明祭扫,让安全常驻心间。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清明节,是人们向故去之人表达哀思的日子。在传统的祭扫方式中,香烛、纸钱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方式带来的却是烟熏火燎、纸灰飞扬。这样做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陵园墓地往往地处山林,春季干燥,焚香、烧纸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山火。
文明祭扫,可以有更多选择。清明至,哀思浓。绿化植树、集体共祭、家庭追思、网上祭祀、“时光信箱”等形式丰富而环保。其实,寄托追思、表达敬意,一束鲜花足矣!低碳、环保的清明,就是一个诚意满满的清明节。
今年清明节,我市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中国节·清明”主题活动,提倡市民选择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丝带寄哀思等方式缅怀故人,就是用文明祭扫的方式,将感恩之心、思念之情,融入祭奠之中,弘扬孝老敬亲、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诠释“缅怀”最好的方式,永远在心意而不在形式,文明祭扫才能让传统清明更“清明”。
又是一年芳草绿,清明时节寄哀思。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祭扫的示范者、移风易俗的推进者,以实际行动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宝鸡新闻网评论员 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