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机械化农业、智能化农具,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和农村电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新农人”也随之应运而生,“新农人”作为新时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中坚力量,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激活了“人才引擎”。那么如何让“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新农人”要做振兴农业产业的带头人。“新农人”不是简单地回到乡村去种地,与以种植农业为生的传统农民相比,根本区别在于他们不仅下得了地、赶得了海,还能主动学习新技能,积极拥抱互联网,带动父老乡亲一同增收致富。比如,宝鸡90后养猪能手陈双艳2017年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从零开始养猪。租场地,通水通电修路,修建标准化的猪舍、去别人的养猪场学习参观,去请教同行等,经过5年时间的摸索,陈双艳成为养猪的行家里手,合作社也从刚开始养500头猪,到现在一年的存栏量达到了8000头,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如今陈双艳的养殖事业发展日渐顺利,她致富不忘乡亲,周边的群众有想来养猪场上班、学习养猪技术的,她都尽量满足,通过她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路。同时,她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每年为困难家庭捐助数万元。宝鸡扶风90后苹果种植户韩晓腾2018年从北京辞职回到家乡后加入父亲创办的农业合作社,用己所学助力家乡发展。在他的努力下,苹果示范基地的规模越来越大,果品的品类、质量等也得到增加和提升。陈双艳、韩晓腾努力做振兴农业产业的带头人,用自己的拼搏展现现代农业发展“新农人”的青春作为。
“新农人”要把科技兴农意识普及到乡村。“新农人”是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者。他们或运用新技术,让手机成了新农具,数字成了新农资;或创新经营模式,让直播成了新农活。比如,宝鸡90后齐叶叶和齐昆姐弟大学毕业后返乡务农,齐昆自学植保无人机并成为行家里手,与传统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方式相比这样既不压麦苗,作业效果好,姐姐齐叶叶借助短视频科普农业知识,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使用,如今姐弟俩不仅成了当地种粮大户,还用专业化、科学化的种植方式为周边3万多亩农田提供托管服务。眉县80后杜瑶2013年返乡与父母一起经营农场,为了扩大家禽养殖规模,杜瑶引进数字化智能环境控制系统,不仅扩大了规模,也提高了养殖效率。目前,家庭农场总占地面积26亩,拥有全自动肉鸡养殖场3栋。为加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又新建了有机肥加工厂,引进智能高温好氧发酵设备和自动包装生产线,年生产生物有机肥5000余吨。如今,农场联合周边村庄,建成或孵化40多个全自动肉鸡养殖基地,年总出栏肉鸡600余万羽,辐射带动当地及扶风、太白100多名群众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没有“局外人”,需要更多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新农人”加入。“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如今,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宝鸡的田间地头涌现出一批批“新农人”,他们依靠技术、专业知识逐梦乡野,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展现“新农人”的青春作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宝鸡新闻网评论员邱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