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数字化新业态不断涌现,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6亿。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区域数字经济增长极正在形成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发展,大数据应用及其相关产业正成为全球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有关数据显示,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就会增长0.5%至0.62%。”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卫征介绍,我国自上世纪以来,以数字经济为牵引,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用户体验,有力提升了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

《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显示,去年我国数字化新业态不断涌现,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6亿。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区域数字经济增长极正在形成。数据资源已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信息消费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形成强大动力。

“当前,数字产业与智能制造业不断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良好前景,我们要积极拥抱数字经济蓝海。”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徐锭明表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把握3个关键词:数据要素、融合发展、多元共治。中国要发展大数据,一定要建立诚信体系,弥合数字鸿沟,加强国际合作,分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同时,还要防止数据垄断,应建立相关法律,为数字经济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以遥感为主的空间信息消费,是围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群体性需求展开的,它具有社会治理、开发型的消费属性。”卫征说。

谈到具体的遥感数据,卫征表示,它的特性在于宏观和真实,而且它有更高的信息密度,这种信息密度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手段去挖掘,然后形成专业产品。这个系统有集合、形态、数量、光谱、时间等各类信息,为人们经济生活提供各种服务。

如何通过整合城市里的数据资源来实现城市的精细化治理?对此,科大讯飞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谭昶认为,需要完成从数据共享、业务共享到智能化治理的转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服务实体经济,辅助社会治理和政府管理。

谭昶表示,首先要形成数据共享的时空记忆,将整个城市时间上、空间上的数据统一融合、统一处理。“我们要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发现里面的关联问题,哪个点是影响问题的核心关键点,之后要让专家判断发现的问题要不要处理,处理的优先级如何。更新这些知识后,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就可以不断进步、持续成长,最终实现智能化治理。”谭昶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