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北方人拿盆、南方人提桶,新生开学叫人涨知识,还有更离谱的
转眼间这届高考生已经收拾行李,准备正式从一名高中生,变成大学生。新生报到场面,每年都能出现一批“卧龙凤雏”。
【资料图】
比如,现在的学生们行李真是越拿越多。或许是家里比较宠爱吧,特别是女同学,刚到学校报到可能会拉来满车东西。
学长们便在一声声甜美的呼叫声中,逐渐“迷失自我”;再苦再累,也只能“负重前行”,真是太热情啦。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呢?
那就是新生开学场面中,关于生活用品,有人是必须用盆的;有人却要买桶。一位来自东北的同学发出这样的疑问:水桶不是只有班级值日才用吗。
为何有些新生要提着桶来报到呢?仔细观察才明白,原来北方人喜欢拿盆;而南方人则把桶作为宿舍生活的标配。这可是个很有趣的差异。
这让同学很纳闷:洗脸、放脏衣服、泡脚,这些难道不是用盆子解决即可嘛。不过,南方的生源更愿意用桶,有着一定的原因。
这几乎是前辈们留下的习惯。首先,南方雨水更多,桶的用处更多样。无论储存还是日常使用,桶的容量和结构显得更为实用。
其次,南方人“行走江湖”时,用桶充当一部分“行李箱”的作用,更方便随时走路。这可能是以前“担货”时期留有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去外地读书,或者打工人去异地住宿舍,往往也会保持这样的习惯。所谓“提桶跑路”,很鲜明地反映出南方特点。一个桶既能洗漱,又方便装行李走人。
所以,新生开学的现场,还真是叫人涨知识啊。有人曾提出,真心建议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出走走。
因为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会更直观地体会到,原来同在一个陆地上,人和人之间确实存在很多差异化的行为。
这样我们也能更轻松地理解别人的“不同”;包括行为和思想。而不会再只局限在自己狭小的环境里,一看到别人的不同,就觉得不可理喻。
开眼界、长见识,才能尊重差别;才更容易相互尊重。除了盆子和水桶,我们还能看到不少更离谱的场面。我们“自认为新奇”;但别人其实很日常的举动。
有人带大红花被罩,有人喜欢穿老式布鞋,有人千里迢迢带那么重的家乡苹果来。或许我们自己不会这么做,但不要把它当做嘲笑和议论别人的理由。
如果你还没有迎来新生报到日期,那么建议,行李要适量。这个无关远近,主要是考虑以下问题。首先,报到时人会很多、很杂。
有些高校不准家长进宿舍院内,这些行李就只能靠学生会的学姐、学长帮助。太多的话既不方便,也容易在混乱中丢失。可不要以为,大学里就都是拾金不昧的人。
其次,宿舍的空间有限,不是拿多少行李都有位置。大家都是相同的面积,你的东西如果必须占用公共的空间,等于刚开学就表现一种让其他室友反感的习惯。
日后很可能继续因此而产生矛盾。所以,最好在报到之前,上网搜搜有没有在校生分享出宿舍内部环境。那种依旧上下铺的旧宿舍,私人空间更少。
说起来,其实最简单最关键的,是多带点钱。现在网购很便利,学校周边也有超市;连学姐学长,也不乏摆摊卖货的。
所以除了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基本上平常用的东西都能轻松买到。路途太远,又自己去上学的话,真没必要带过多物件。
至于生活费,这是经常引起争议的问题。不同城市、不同家庭之间,标准相差较大。有人给学生拿8千块,还担心过得不够滋润。也有人拿800元,希望“磨练学生意志”。
目前根据各地网友的反馈,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大多在2千至3千之间。有些家长在子女谈对象后,会给点“恋爱经费”。
当然,对于家境比较一般的学生,我们谈朋友时相互送礼物,一起吃饭,应该考虑家庭条件。不要只考虑面子,不顾及真实处境。
【结语】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也有很多前所未有的难题。比如课程难度让人感到学习困难,宿舍相处不好,辅导员不喜欢自己等等。希望大学生可以用好的心态迎接新的阶段,学会观察,学会跟不同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