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为银发族推出暖心服务
随着手机银行的功能日渐丰富,银行网点智能柜机的增多,“点一点”就能办好的金融业务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泛。科技赋能让金融服务不断提速,但在此过程中,老年人的金融服务需求如何满足?
日前,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要让金融科技成果更好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保证在数字普惠金融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在金融科技高速发展的浙江省,针对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从便民处入手,于细微处用心,坚持传统金融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柜面服务送进老人家里
“银行网点服务窗口减少是趋势,老年人对自助设备有从抗拒到适应的过程,我们在网点增加服务人力,基本能做到一对一的服务和指导,。”浙江农行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近年来,引进智能设备、解放人力、提升效率,打造具有“科技感”的物理网点,是银行转型的焦点。在转型的同时,金融业在服务中继续维护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工作中经常遇到老年客户行动不便,或者操作困难的,我们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帮忙。”建行杭州分行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值得欣喜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多数老年人对智能化应用的接受程度和使用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金融科技也为老年群体释放了更多服务资源。在建设银行金东支行的一个网点,68岁的杨阿姨正在开通网上银行业务,她笑着告诉记者,“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用起来很方便。也不要小看我们老人,我们也要努力跟上时代潮流的。”
今年,稠州银行嘉兴分行曾接到过一位金女士“急电”求助,说家里老人因病卧床并且忘了密码,自己代支取卡内社保报销款时,卡壳了。按照银行合规流程,客户如果办理密码重置业务,必须持卡人本人携身份证到网点办理。考虑到金女士家人特殊情况,稠州银行嘉兴分行相关负责人随即安排两名柜员提供上门服务,将柜面服务延伸至市民家中。
记者从省内多家国有银行处了解到,类似的“热线”,基本上每个月都会遇到。“我们会利用移动金融服务工具,到老人家里上门办理,帮助老年人在智能化时代更好地生活,也是我们的初心。”工行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鸿沟”正在给许多老年人带来互联网时代的不便利,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更好地服务老年人是银行的社会责任,也需要业内投入更多精力和耐心。
更贴心了
手机银行有了“老人版”
移动化是金融服务的必然趋势。在壮大手机银行功能的研发路上,银行程序员们没有忘记给老年群体带来定制化产品。
记者查询多家大行手机银行发现,多数App都设置了适应老年人习惯的界面。如建行手机银行可在设置中选择大字版,首页聚焦账户查询、转账、信用卡、手机银行和党费这几个老年群体常用的功能,其余丰富的功能均隐去。
去年下半年,工行则推出了幸福生活版手机银行,这是专门为老年人开发的手机银行界面,市民可在工行手机银行完成一键切换。字体大、语音操控、可绑定亲情账户,这是该版本手机银行的独特之处。如果是55岁以上的老年客户下载工行手机银行App,系统就会自动提醒客户切换版本,切换后的页面字体显著增大,辨识度和操作灵敏度也会提高。在语音交互上,除了老年人可以用语音在App内搜索对应功能,App在交易关键节点也会用朗读的方式做出提醒。一系列亲老设计让老年人也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此外,今年邮储银行也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大字版手机银行页面。据悉,优化后的界面字体放大清晰,首页布局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中老年客户常用的明细查询、智能转账、财富一览、生活缴费、理财业务等功能,同时,客户还可以通过“一键求助”功能连线客服,简化流程,让老年人也能跟上数字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