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这才是新一年的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复苏中心,汽车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更是引领全球汽车业复苏和变革,虎年,中国汽车必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根据市场、技术、产品、产业政策等方面的趋势,作出以下猜想。

“缺芯”下半年开始缓解

去年汽车芯片短缺达到了顶点,也衍生了诸多喧嚣与乱象,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汽车业因此损失约1.3万亿元。2022年这一状况能否好转,牵动着全行业的神经。

随着全球主要芯片供应商逐渐增加产量,新建产能也将于下半年陆续释放,预计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将会逐渐缓解。另外,我国也将推进汽车芯片推广应用、联合攻关,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资生产制造和封装测试,提升汽车芯片供给能力。所以,下半年或将缓解“缺芯”状况。

但也有观点认为,大多数芯片新上与扩产项目要到2023年才能正式投产,而且随着芯片用量较多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呈现大幅增长,解决汽车芯片短缺问题仍然面临很大挑战。

新能源汽车全面进入“市场驱动”

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已经超过350万辆,成为车市增长的中坚推动力,今年,不少行业机构和车企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500万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是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

从2020年的10%到2021年的20%,再到2022年的30%,政策调整为循序渐进逐步退坡,企业也在市场磨砺中逐渐适应并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与整个汽车市场销售情况相比,新能源汽车销量在逐步增长,且领先整个汽车市场的幅度也越来越大。

按照退坡30%计算,不同新能源车型的补贴额度有新变化,最少的已经完全退出补贴,最多的也仅补贴1.26万元,今年新能源汽车能卖多少,补贴效应微乎其微,基本交由市场决定。

“涨价焦虑”还在

去年消费者买车也许有这样的体会:砍价越来越难、优惠变少、部分豪华车和新能源车终端售价上涨、无法及时提车。对比2021年和2020年数据,一辆燃油车成本的价格上涨了5千元左右,如果算上动力电池,每台电动车成本增长了1万元以上。

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不少车企难以维持正常生产节拍,丰田已经多次宣布大规模减产,智能化程度越高的车型,也饱受缺芯困扰,还有原材料上涨,多种因素叠加,今年的新车价格很有可能稳中有升。

新能源汽车的“涨价焦虑”因为动力电池价格上涨而更甚,目前已有多家车企提高新能源车价格,包括国产Model 3和Model Y的后轮驱动版车型分别上涨1万元和2.1万元;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价格上调1000-7000元不等;小鹏P5上涨4800元至5400元;哪吒汽车部分车型上调2000-5000元;一汽-大众ID.4 CROZZ和ID.6 CROZZ两款纯电车型整体涨价5400元;广汽埃安LX涨价4000元,新款AION S Plus较旧款上涨7000元。

合资股比之争更常见

从今年1月1日起,在汽车制造领域,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同一家外商也不再受在中国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

合资股比正式放开之前,就已经有企业在提前采取行动,去年年底,比亚迪和戴姆勒决定改变各自对腾势的控股比例,比亚迪将成为控股90%的大股东。今年,宝马、大众等跨国企业都将完成对合资公司股比的提升。

随着中国本土品牌的发展,合资企业的光环正在逐渐消退。利润丰厚时,合资车企自然是香饽饽,业绩低迷时,合资企业则成了烫手山芋。从铃木2018年退出中国市场,再到雷诺撤资东风雷诺、长安标致雪铁龙离场、一汽马自达并入长安马自达、东风放弃东风悦达起亚股权,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合资车企享受中国汽车市场的红利期已过,未来发展需各凭本事。

当然,政策红线消失,意味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股权博弈上演,股比分配情况将取决于中国企业的实力和外方的强势程度。

中国车企全球地位提升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的202万辆,不仅同比增长1倍多,还突破了多年以来的100万辆左右的瓶颈,跻身于世界主要汽车出口大国之列。这202万辆的成绩中,除了特斯拉上海工厂贡献的约15万辆,其余主要由中国车企贡献,例如上汽集团的出口及海外基地规模达到70万辆,奇瑞汽车出口达到27万辆,长城汽车、吉利汽车超过10万辆,他们出口及海外基地销量均呈现高增长。

过去,中国车企出口的主力是低端车型,依赖亚洲和非洲等部分穷国和不规范市场,2021年,中国车企已在欧洲市场打开局面。吉利汽车借助沃尔沃渠道开拓欧洲市场,积极提升其领克品牌的知名度,长城汽车也在欧洲营销其新款的欧拉和魏牌车型,新势力蔚小理也陆续布局欧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元旦开始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大大促进中国品牌汽车出口,可以期待,今年中国车企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将占据更好的位置。

中国品牌竞争力达历史新高

中国品牌在国内车市的竞争力有望达到历史新高,这是基于两方面的考量。

其一,中国品牌已经突破了轿车市场瓶颈,去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再次回到历史最好水平,接近2017年的阶段高点,不同的是,2017年的市占率提升,中国品牌凭借的是SUV的先发优势,2021年市占率提升,则来自于轿车市场的突破。中国品牌轿车销量2021年同比大幅度提升了66.8%,而日德美系轿车则均出现下滑。

轿车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也是外资品牌最坚固的阵地,能打开轿车的销量,说明中国品牌具备了挑战外资品牌的竞争力,变得更有含金量和可持续性。目前中国品牌在轿车市场的市占率为32%,2022年,中国品牌的轿车产品将更加丰富,除了比亚迪秦系列,长安的UNI-V,吉利的星瑞、新帝豪等车型,都拥有挺进销量排行榜前十的潜力。按照这样的势头,今年有很大概率上升至40%以上。

其二,中国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豪华车市场,例如,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蔚来、理想品牌,年销量均超过9万辆,刚刚上市的极氪品牌、岚图品牌也实现了3000辆左右的月销量,长城汽车的坦克500车型也获得了大量订单。

2022年,将有更多中国品牌的高端车型涌现,比如上汽的智己品牌,长城汽车的沙龙品牌,长安汽车的阿维塔,此外,领克、魏派等品牌也将推出30万区间的车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