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3月3日,新老交班落下帷幕的碧桂园公布了2023年2月份未经审核运营数据。

数据显示,1-2月,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为468.6亿元,同比下降32%;权益合同销售面积6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


【资料图】

2月单月权益合同销售金额为248.5亿元,环比增长12%,同比下降24%;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为33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8.%,同比下降26%。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月份销售有所回暖,但距离去年同期还有较大差距。2021年首2月,碧桂园共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691.2亿元,权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910万平方米。

观点指数发布的2023年1-2月房地产企业销售表现显示,碧桂园依然在权益销售金额上位居榜首,只是第二名保利与其相差不大。而在全口径销售金额方面,碧桂园位列第三,与榜首保利有一定差距。

对于刚刚接过重任的杨惠妍来说,面临的变化之一或是销售排名的打乱重构,但可以看到行业总体销售在回暖。

首2月,前100房企累计实现权益总销售金额6356亿元,同比下降14.5%,降幅较1月收窄21.1个百分点。

2月份,头部房企销售普遍增长。前100房企实现权益总销售金额3558亿元,同比上升15.2%,环比上升27.1%。前20房企实现权益销售金额2281亿元,同比上升32.3%,环比上升25.5%。

今年以来,多地提振楼市活力的力度加大,更多二线乃至新一线城市取消限售、限购,首套房利率进一步下降,贷款年限更长。春节过后,、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武汉等多地都传出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消息。

暖风袭来,2023年或许是房地产头部企业的重大分野之年,民营企业需要找准自身定位,找寻新的增长动力。杨惠妍和她的团队也同样面临这一挑战。

据称,为了提升竞争力,在权力中心交班两日后,3月3日,碧桂园再次传出组织架构调整的消息——累计新任命22个区域总裁、24个区域执行总裁;累计免去32个区域总裁、1个区域执行总裁。

对此,接近碧桂园的人士向观点新媒体表示,作为监管部门选定的示范民营房企,碧桂园一直都在全面检视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致力于找寻后危机时代新发展模式下的经营管理方式,努力提升企业竞争力,落实集团管理层提出“四保”工作重点,即“保交楼、保资产、保安全、保信用”。

碧桂园高层也指出,要发掘一批综合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区域总并给予其更大的授权空间兼管多区域业务,能最大化发挥优秀管理者能力优势的同时,兼顾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及属地市场的深耕延续性。

刚刚过去的两个月,碧桂园频传利好消息,如完成美元债兑付、获得银行贷款、7200万元财产及相关资金完成解冻、200亿中票获接受注册……

不过可以看到,为了保障安全的现金流,碧桂园去年在拿地方面的动作较少。观点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碧桂园新增土地储备76.26万平方米,而2021年这一数据为5285.03万平方米。

房地产作为长周期开发的行业,如果回款的同时没有及时扩充土储,对后续的发展将会不利。

近期有报道称,2023年碧桂园将会重启拿地,投资方向上将聚焦市场恢复更好的一二线城市。

与此同时,碧桂园之前声明的多元业务方面,机器人和农业在2022年下半年之后未见动静,市场对于其探索新业务的期待自然来到了杨惠妍身上。

在经历三年疫情洗礼和地产调控政策之后,上述挑战对于长期深度参与公司管理的杨惠妍来说或许并不太糟。

资本市场将其接任视为重磅利好,3月1日港股开市,碧桂园便应声上涨;3月3日收盘,碧桂园股价再涨2.33%,报2.64港元,成交量1.06亿股,成交额2.80亿港元,总市值729.64亿港元。

而在筹措资金能力方面,2022年上半年,碧桂园处置了47.29亿元的金融资产,使得投资活动呈现38.71亿元的净流入;下半年,其完成2次配股,筹资86亿港元。同时,2022年12月初,先后与10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得超过3000亿元的意向性综合授信支持。

2023年1月26日,碧桂园又发布融资公告,表示获得民生银行香港分行提供最高5000万美元三年期贷款。

2月23日,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官网显示,碧桂园200亿元中票获得接受注册。

在这之前,碧桂园于今年1月17日公告表示,6.25亿美元于2023年1月到期的4.75%优先票据到期已及时偿还,向市场展现其筹资的优势。

随着2023年经济复苏、销售回暖、经营环境好转,其融资情况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去年房地产市场遭遇寒冬的大背景下,销售业绩依然保持业内领先,交付量远超同行,且未出现任何违约或延迟支付本息的情况,展现出了足够的韧劲。”碧桂园方面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