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已成为下一步着力的重点。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有关部门将陆续出台一批鼓励重点领域消费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完善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政策;引导企业增加高品质产品服务供给;推动养老、家政、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提质扩容等,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业内人士表示,增值税率下调等一系列积极政策逐渐显效,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对消费的信心,预计二季度消费有望继续回暖。

消费结构迎转变

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8万亿元,同比增长8.3%,比上年同期放缓1.5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近几年促进开放、增加进口、提高消费者福利的政策频繁出台并不断发挥效力,下调和取消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对消费起到积极作用,消费仍是经济增长首要动能。

但消费结构有所转变,服务类消费占比为47.7%,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汽车消费低迷拖累消费增长。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在消费结构已经呈现出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双轮的格局下,服务消费快速上涨可大大冲抵2019年商品消费的下行压力。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表示,消费端有望成为本轮经济企稳主要动力。今年减税降费规模达2万亿元。据测算,其中一半将归属居民部门,而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大约在0.8左右,因而1万亿元新增收入有望增加8000亿元左右的新增消费,带动消费增速上升2%,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目前的8%左右升至10%左右。

汽车消费有望回暖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相关促进消费政策的出台,汽车消费有望回暖。

“从全年消费展望看,能否扭转限额以上消费特别是汽车消费的持续较快下滑,成为今年‘稳消费’的关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认为。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汽车类消费下滑成为社零消费的主要拖累。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近日表示,从3月份的情况来看,汽车的生产尽管还在下降,但是降幅在收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下阶段整个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可能降幅会进一步收窄。

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了关于征求对《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在促进汽车消费方面,这个文件提出了9条鼓励措施。其中,明确提出,破除乘用车消费升级制度障碍,研究制定促进老旧汽车更新政策。

光大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邵将认为,截至2018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和天津6个城市实行严格的机动车限购政策。6个城市2018年增量指标共计66.4万辆。若6个城市增量指标提高一倍,可能将带来整个乘用车市场2.8%的同比增长。

政策加码促消费

促进消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离不开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经济政策及具体措施。刘晓光认为,为对冲结构性下行风险,必须把加大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同市场开放相结合,释放新的经济增长源,包括打破行政性垄断体制制约,改进低效率部门,推动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促进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和人力资本提升,推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专家认为,就消费而言,将从创新流通方式、优化消费环境、扩大商品和服务供给等方面,全面推出促进消费升级举措。一是着力扩大消费规模。因地制宜促进汽车、家电消费,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智能新型汽车和家电的消费需求;推动农村消费提质扩容,支持优质工业品下乡。二是着力提升消费质量。强化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实施促进质量提升,统筹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三是着力提高消费能力。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切实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四是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加快补齐道路、能源等建设短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是着力健全消费政策。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落实好健康、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用地政策落实力度。记者 刘丽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