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快速迭代,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正如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所指出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金融科技战略部署与安全应用,已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内在需要和重要选择。
随着我国进入“十四五”历史发展新阶段,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将是未来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其中,人工智能(AI)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金融科技核心技术,在精准营销、风险管理等方面已经显露出重要价值,将驱动更多的投资和研究进入赛道,从而加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AI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深度渗透金融业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据市场分析机构IDC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27.5亿美金,2018-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39.0%。
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其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特别是在金融行业,随着深度学习、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逐步应用于产品开发、营销、风控以及客户服务等核心流程,人工智能已经深度渗透到银行、证券、保险、资管等各个金融业态。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是人工智能最现实的落地场景之一。一方面,金融领域天然的数据属性与智能化需求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在政策引导和资本推动下,金融机构着力加快运用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变革已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续蔓延,更是催化了金融机构加速线上展业的步伐。“无接触式”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技术和数据驱动业务的优势,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被寄予厚望。
近年来,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银行保险机构,信托、金融租赁、消费金融等非银金融机构,抑或是天生具备科技基因的金融科技公司,都在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投入力度,推动自身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以金融科技公司百融云创为例,早在2018年成立了行业首家人工智能金融实验室,进行新式算法与应用研究,通过“数据+算力+算法+场景”的叠加效应,在计算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各技术领域中深入实践。如今,百融云创人工智能金融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智能语音外呼机器人、自动机器学习平台、人脸识别等创新技术落地应用在获客、风控等不同场景,极大提升了金融精准服务能力。
据了解,依托强大的AI大数据分析能力和敏捷的产品开发能力,百融云创在中国已经累计为逾4200家金融服务供应商客户提供服务,成为国内最大的独立金融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提供商。
转型升级关键:以AI支撑的智能风控体系
“十四五”规划明确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对于传统金融行业而言,疫情暴露出线下金融服务的局限性,线上业务优势进一步凸显,提升了金融机构从线下网点走向线上的紧迫性,也检验着各方线上业务实力和技术储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智能风控科技应用水平。
作为加强金融领域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智能风控一直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专家指出,随着金融服务融入各类线上场景,黑产的欺诈场景和手段亦层出不穷。为确保客户资金账户安全,金融机构急需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升对用户的精准刻画能力,构建多层次的实时、智能安全防御体系。
基于此,百融云创在成立之初就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风控产品应用中,依托自身丰富的产品线、本地化服务、更贴近应用场景等诸多优势,为金融机构提供贯穿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智能风控产品和服务,实现从贷前流量筛选、贷中动态监测机制、贷后分层筛选管理,在风控全流程有效地帮助金融机构控制风险、降低不良率。
在贷前准入环节,百融云创AI反欺诈技术覆盖语音文字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人脸识别)和知识图谱(关联性分析)等前沿技术,设备指纹、关系图谱等核心反欺诈产品可有效帮助金融机构防范黑产和团伙欺诈,大幅提高了金融机构事前欺诈识别率、欺诈应对效率以及事后欺诈案件挖掘效率。
在贷中监控环节,百融云创提供的号码状态核查,可以及时对联系异常的信息进行预警。同时,也可以根据原有策略对贷款客户进行策略重审,关注风险变化情况,将风险前置,提前对接后续策略。此外,还可以利用贷款客户的历史数据和行为特征等制定贷中行为评分模型,对客户划分风险等级,实行不同的贷中风险管控措施。
在贷后管理环节,百融云创自主研发的智能语音机器人“百小融”,支持多轮精准回答交互,语音识别及语义理解准确度高达90%以上。使用百融智能语音机器人,可以替代超过八成的人工触达工作量,而且客户在通话时的感知与真人几乎一样,为原有流程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此外,针对中小银行在智能风控体系搭建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的数据采集困难、模型开发缓慢、应用无法落地等诸多难点,百融云创不断完善机器学习平台建设,可以根据金融机构的实际需求与业务开展情况,提供灵活的定制化系统部署服务,帮助金融机构在没有任何模型训练经验的条件下,快速、高效地完成风控模型训练与智能风控体系搭建。
随着技术的革新,未来的风控决策系统会向着更智能、更完善、更高效的全渠道、全场景、全时段风控实时智能决策系统演进。在金融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百融云创将不断完善基于“数据+模型+平台”的一站式服务闭环,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自身技术升级需求。
数字化未来:数据开放和隐私安全需平衡
数字化浪潮滚滚向前,数据合规、隐私保护等问题也相伴而生。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水平日益提升,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质效。另一方面,在挖掘和收集用户数据和信息的过程中,信息泄露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平衡数据开放和隐私安全成为金融数字化一道亟须解决的难题。
当前,国家和金融行业对数据治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网络安全法》、《银行业金融机构机构数据治理指引》、《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金融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分级指南》等各类政策指引相继出台,数据采集、使用、共享等环节存在的乱象初步得到遏制。
政策监管之外,是否可以从技术上实现突破,兼顾数据共享与安全?面对这一课题,百融云创从隐私集合求交集、联邦学习等技术方向入手,结合大数据具体应用场景,开发出了Indra数据安全保护平台,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为合作方、客户之间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数据合作模式。
据悉,百融云创的Indra平台会根据所服务的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对重叠数据进行处理和训练,进而使数据应用条件更合规,匹配效果更精准,同时也能保证模型推理过程中客户数据的隐私保护。
此外,百融云创在Indra平台设计中,利用区块链技术存储、更新以及运输数据,进而对数据进行智能编程。百融云创的Indra平台建设是将区块链技术有效推广至信息安全和数据治理领域的一个重大尝试,同时也为同行业的区块链技术初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大数据在未来会实现共享和开放,更大的数据价值会被挖掘,如何打磨数据成为合规产品也会成为企业未来生存的考验。”在百融云创看来,金融业的数字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行业革新的进展和企业的探索,不管是数据端、技术端还是需求端,只有积极推进生态共享,特别是线上和线下场景的深度融合,线下和线上大数据的资源共享,才能共建金融数字化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