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0月16日电 (张婧)深秋的小岔口村,迎来了大田马铃薯的采挖时节。顺着收获机开去的方向,地垄上堆满刚翻出来的鲜薯,几台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存在,解放了原先以薯农为主的人力劳动,这一变化提高了作业效率。
小岔口村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田地里集中了脱毒良种、黑膜覆盖、配方施肥、农机耕作等马铃薯产业的新技术,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甘肃农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共同开展的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让这里成为希望的田野。
安定区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李继明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里还是安定区万亩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该基地建设与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复耕休耕、撂荒地整治相结合,打破了乡镇村域界限,整流域、整山系建立“连乡成片”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区分不同乡镇、不同村社条件差异和产业实际,进一步挖掘增量、扩大面积。
图为定西市安定区万亩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张婧 摄定西市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当地种植马铃薯有200多年历史。如今的定西,已成为全国马铃薯四大主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在小岔口村试验田里,也有了一项重要试验,即机械化种植和联合收割。统计数据显示,定西市马铃薯机械化收割率达到59.7%。
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上,定西市委书记戴超说,该市要建成现代化,农业首先要实现现代化,在这其中,马铃薯产业必须首当其冲实现现代化。定西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抓住马铃薯这个倍增产业和延链、补链、强链倍增项目,按照品种、品质、品牌统一,促进农业、工业、产业、事业融合,推动鲜食化、主食化、工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并进的总体工作思路,构建更加完整的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上述“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是甘肃开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具体而言,就是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科技化提升,着力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育园区、聚集群、创品牌,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优势特色产业质量提升、规模扩大、效益倍增。
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说,该省将通过实施马铃薯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以国家级马铃薯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国家级马铃薯批发市场两大国家级平台为依托,推动马铃薯产业在“跨县成带”“集群成链”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上迈出更快更扎实的步伐,力争到2023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30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00亿元,到2025年种植面积达到150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0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