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即骑,电动助力,操作简单,五颜六色的共享电单车(共享电动助力车)已成长沙市民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多样化选择。


(资料图片)

然而,共享电单车也有不少“痛点”,让人忍不住“吐槽”:服务区“空白地带”多,骑行过桥“跨区难”,头盔感应、超载识别等安全功能时灵时不灵……

共享电单车为何频频“不来电”?橘洲君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共享电单车经常被“吐槽”的,首先是“想用找不到”,刚需区域却成“空白地带”。

在河西大学城刚开始调查,橘洲君就吃到了“闭门羹”:学生们自己添置的“小电驴”布满街道,却找不到一辆可以使用的共享电单车。

橘洲君走访发现,河西大学城目前能看到“哈啰”“美团”的共享单车,却基本找不到共享电单车。

“这样太不方便了!”河西某高校的在读大学生李同学抱怨道。她表示,曾想直接骑共享电单车回宿舍,却骑到一半就断电了,原来河西大学城不在运营范围内。

除河西大学城外,开福区政府、湘江世纪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大学、洋湖片区等区域也不在共享电单车的服务范围,而这些区域恰恰对共享电单车需求量较大。

共享电单车让人头疼的,还有“断电使人愁”,跨区域骑行经常望路兴叹。

共享电单车骑出服务范围,除了会断电,还会因服务区外还车额外收取一笔车辆管理费。

“最开始是车辆发出骑出服务区范围的提示,没想到骑到一半突然就在桥上自动断电了。”市民武先生说。

橘洲君实地体验后发现,骑行经过橘子洲大桥时,未出现桥上断电的现象,但骑行至河西桥头附近时,车辆提醒“处于服务区边缘或超出范围”。

在猴子石大桥东至南郊公园、西至阳光100后海小区的范围,存在部分共享电单车过桥骑行断电的情况。“哈啰”“青桔”等的骑行范围,虽然覆盖了猴子石大桥,但基本只到大桥。如果下桥后没有找到停车点,就会因超区域骑行而被断电。在地铁3号线阳光站旁边,橘洲君就看到有几辆随意停放在路边的“青桔”共享电单车,因过桥后断电而被随意停放。

“我晚上开车从浏阳河上东二环的闸道,以及东二环马栏山路段,不止一次遇到共享电单车随意停在路边。”市民刘女士说,环线车多、速度快,加上夜晚视线不佳,如果驾驶员稍不注意,就可能撞到随意停放的车辆发生事故。

共享电单车最让人不放心的,是“时灵时不灵”,安全隐患时有出现。

相比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体型、自重较大,骑行速度更快。为保障行车安全,2021年8月1日起,长沙对骑行共享电单车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与违法载人的行为,实行警企联合惩戒。长沙各大共享电单车品牌纷纷推出了智能安全头盔等安全设施,骑行时也多了一个佩戴头盔才能启动的环节。然而橘洲君发现,两年过去,因为折旧、损坏等原因,安全头盔并非那么“安全”。

在地铁六沟垅站5号出口附近,橘洲君骑上一辆“小遛”,却发现头盔的系带无法调节大小。一路上,头盔一直往后掉,甚至勒住了脖子。而像这样戴不稳头盔的情况并不是偶然现象。

“不戴头盔也能骑,不可思议。”橘洲君又骑上一辆“喵走出行”,车辆提示佩戴头盔。但橘洲君还没佩戴头盔,就已显示供电成功。原来这辆共享电单车的头盔感应已经失灵。

除了头盔等安全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共享电单车超载识别机制也不太稳定。通过智能感应技术,共享电单车超过100千克的载重量,系统一般就会自动识别超载并断电。

橘洲君骑上一辆“青桔”,被不断警告“车辆超载,请单人骑行”。橘洲君虽然也有些胖,但肯定没超过两百斤。最后橘洲君不得不放弃骑行。

此后,橘洲君在开福寺附近的十字路口看到,短短半个小时里,就连续有几辆搭载了两个人的共享电单车驶过。相关专业人士表示,现有超载识别机制的智能化水平还较低,有时不太灵敏。

此外,共享电单车还存在不好停车的问题,“开车10秒钟,停车10分钟”,使用极不方便;不规范停车造成占用人行道、盲道,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运行秩序……

如何破局?

多家共享电单车企业表示,企业会加大对车辆的检查与运维,确保安全设施真正起到作用。而服务区域的“空白地带”,以及其造成的跨区难等问题,“一方面在于企业配额管理的约束,另一方面在于政策的约束”。如河西大学城没有共享电单车,“一个是安全问题,一个是管控的原因,因为不好规范,现在大学城这边都不许放共享电单车了。”

一家企业表示,共享电单车配额数相对较紧张,就只好把车往五一广场等市中心和热门商圈的地铁口集中,这样车辆的使用频次更高。“即便周边区域的市民有骑行需求,我们也没有多余车辆进行人为调运了。”

服务区域空白地带多,跨区域骑行难等问题,主要集中在投放量、地区覆盖、日常管理维护三个方面,考验的是共享电单车平台在运营成本与用户体验之间的抉择。

2020年11月,长沙按照“先整治、再规范、建长效”原则,全面启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乱象集中整治工作,共计清退21万余辆无牌照共享电单车。

2020年12月1日,长沙正式实施《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明确了交通运输、城管执法、公安、自然资源规划、住建、市场监管等十个部门的职责。由市交通局牵头,实施总量控管和配额管理,强化源头治理;由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实施定点规范停放,加强监管考核;由市城管执法局、市交警支队牵头,推进常态检查执法,巩固治理成效。

但如何科学规划共享电单车覆盖区域,目前并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来牵头。

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长沙“幸福通勤”(5公里通勤)比重为53%,职住分离度是3.8公里。这恰恰说明短距离通勤是长沙市民的主要需求。

共享需要共建,“挤挤”不一定更健康。满足市民“幸福通勤”诉求,需要共享电单车平台方、相关部门携手发力,对市民出行需求、城市空间承载力、停放设施资源等因素调研评估。

为此,橘洲君呼吁,长沙作为“最具幸福感城市”和享有盛名的“网红城市”,要打造体现城市温度的“幸福通勤”,让“上班路”“回家路”更加舒心美好。

理由有三:

一是长沙有基础。近年来,长沙构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公交线网架构,极大地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相关数据显示,长沙是唯一连续三年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提升的城市。

二是市民有需求。共享电单车在长沙受到用户特别是年轻人的喜欢,它绿色环保、快捷方便,比共享单车省力;外地游客来长沙,骑上共享电单车,就可以在长沙的大街小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Citywalk(城市漫游)。完善共享电单车管理运行机制,无疑是便民惠民之举。

三是治理有心得。2022年5月,天心城管牵头联合八家共享单车企业,成立全市首个“智慧共享单车”平台,通过登记报备、电子围栏、巡查上报、企业考核等方式,解决共享单车超投、乱投、乱停等问题,实现“治理”到“智理”的转换。

共享电单车完全可以借鉴共享单车的管理经验。如: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出台行业管理规范,加强社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城市规划、完善基础配套,合理布局停放点,督促共享运营平台建设配套维修点;优化管理协调机制,搭设政企沟通渠道,建立投诉受理平台;配齐监管人员,设立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措施等。

向“难”而行,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应有之义。相信只要从群众需求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定能找到“最优解”,让共享电单车真正助力群众出行。(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 陈星源 实习生 龙江乐 邓慧;编辑:彭培成 刘丹;校读:刘芳)

推荐内容